一些自身免疫病的口腔表现

  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都会在口腔颌面部有所表现,有些甚至以口腔表现最早出现,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以下这几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口腔表现吧。

  1.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女性多见,全身症状明显,并可同时累及心、肾、肝、脾等内脏器官,口腔粘膜的损害相对退居次位。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以皮肤和口腔粘膜病变为主。口腔粘膜糜烂、坏死常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全身情况恶化的表现。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病程发展缓慢,口腔粘膜损害好发于唇红部和颊部,初起时为一片或数片边缘清晰的鲜红色斑,继而粘膜糜烂,周缘发红,有时可见粘膜糜烂区周围有白色斑纹围绕,其外毛细血管呈放射状排列,压之退色,粘膜糜烂不易愈合,陈旧性损害者中央稍凹,粘膜萎缩皱如薄纸。面部皮肤也常有损害,多见在鼻部、颊部、颧部及耳廓等处出现圆形红色斑片,边缘隆起,中心部位颜色较浅,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或烧灼感。两侧颧部和鼻梁间损害相连呈蝴蝶形。
  2.系统性硬化症

  系统性硬化症又称硬皮病,可分为系统性硬皮病和局限性硬皮病两类,前者使全身大部分皮肤硬化并且伴有内脏病变,后者仅侵犯皮肤和粘膜。
  口腔表现常累及舌、唇、颊和牙龈等处粘膜,初起时呈斑块状或带状淡红色水肿区,逐渐扩大并硬化,转呈象牙色,最终成为白色。舌部病变使舌肌和舌粘膜乳头萎缩,舌面光滑,舌体变硬可伴有疼痛,舌运动受限,影响进食及讲话。牙槽嵴粘膜受累时还可妨碍牙齿萌出。颌面部皮肤损害也呈片状或带状,由红色至蜡样逐渐发展,病变区皮肤无毛发,较正常皮肤为硬,有时伴有颜面偏侧萎缩,也可出现张口受限。
  3.皮肌炎
  皮肌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肌肉和皮肤的结缔组织病,其临床表现为肌肉无力以及皮肤炎症,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口腔表现常会出现口腔粘膜广泛糜烂,舌体肿大,舌肌疼痛。如果腭部肌肉受累,则可出现呛咳、吞咽困难及语音不清。在额部、颧部和眼睑周围皮肤常出现红色斑块,质地韧且稍硬。
  4.白塞病
  白塞病表现为眼、口腔和生殖器等处反复发作的溃疡性病变,还可累及皮肤并可侵犯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好发于青壮年,以男性患者居多。
  在口腔上一般表现为可见唇、颊、舌、腭和咽部单个或多个溃疡,病变大小及深浅不一,疼痛明显,影响进食,溃疡可反复发作。口腔损害往往先于其它损害出现,有时在数年以后才发生口腔以外部位的损害。
  5.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表现为口腔干燥,干燥性角膜炎和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也称干燥性口舌咽炎或眼鼻口腔干燥综合征等,多发生于中年及老年,女性多见。
  由于涎腺病变致使患者口腔干燥,口腔可表现为间断性或持续性的口干,进食常需用水伴下,口内睡液少而粘滞;口腔粘膜常有慢性炎症,疼痛,舌乳头萎缩;唾液的减少也使口腔内包括牙齿的自洁作用减弱,常见严重的龋病甚至出现猛性龋。涎腺肿大以腮腺最为常见,早期为反复肿大,以后则呈持续性肿胀,肿大呈局限性,弥漫性或结节状,硬度中等。有逆行感染时,涎腺导管口红肿流脓。
  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这是一种出血性疾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女性。
  口腔表现为紫癜多见于口腔粘膜上易受摩擦或刺激的部位,如舌尖,舌缘,唇,以颊部和腭部粘膜等处,可大可小,有时,口底、颊部以及软腭等处可出现血肿,牙龈常易出血,口腔内常有血腥味。
(本文由叶志中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

深圳市福田区风湿病专科医院 版权所有 (c) 2017 网站备案序号:粤ICP备18122886号 通讯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农林路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