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风湿病的常规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小儿风湿病早期血红蛋白正常,病程久者,可出现贫血,贫血程度愈重,病变活动度也愈高;多数患儿会出现白细胞增高,小儿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型可明显增高,重症、晚期、病变进展、特别是伴有严重贫血和使用免疫抑制剂时,白细胞可明显减少。

  二.急相蛋白产物

  

  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对于风湿病的诊断、活动性、疗效等判断都有较大的临床意义,但不同类型的疾病其改变并不完全一致。CRP较ESR更为敏感,在一般情况下更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动态观察。很多风湿病的活动期ESR、CRP可高,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但也有一些风湿病CRP不高,如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ESR可升高,但如没有合并感染,CRP一般正常。

  1.ESR

  ESR是风湿病的常规检查,80%以上患儿在活动期增快,恢复期可恢复正常,常可作为疾病活动的指标之一,但缺乏特异性。

  2.CRP

  健康儿童CRP阴性,而风湿病时,CRP可在数小时内急剧升高,数天内达高峰,病情改善后又下降。

  CRP这种迅速合成及迅速降解的特性,使之较ESR更能准确反映出病情改善或恶化情况,因而是反映病情及疗效的敏感指标。

  ①判断病情活动性:CRP水平增高多提示病变处于活动期;CRP正常则提示病变较轻或处于稳定阶段。

  ②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意义:如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CRP一般轻度或中度增高。如果患儿CRP明显增高,应考虑是否合并感染。

  ③判断疗效:风湿病治疗后,如CRP下降,多提示病变趋于缓解;若CRP持续较高水平,则说明该治疗方案的疗效欠佳;若CRP下降后又升高,则说明病变复发可能。故临床上,常用CRP作为判断药物疗效的标准。

  三.抗链球菌溶血素O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是人体被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血清中出现的一种抗体,是判断既往有无链球菌感染的重要指标,约80%的风湿性关节炎患儿链球菌感染后1周ASO增高,持续2个月后下降。ASO增高也见于急、慢性咽峡炎、猩红热、脓疱病、丹毒、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管炎甚至结核病。因此,ASO并不是诊断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异性指标,应结合其他情况进行鉴别诊断。

  四.尿常规检查

  

  风湿病常累及全身各脏器,肾脏是较易累及的脏器之一,所以对于风湿病一定要检查尿常规,以排除肾脏病变,如尿常规检查异常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

  五.补体

  补体系统在风湿病中起双重作用。一方面,补体系统可有效地促进循环免疫复合物的运送及清除;另一方面,补体系统的功能缺陷又会参与组织损伤。在临床上同时测定总补体活性CH50以及补体成分C3、C4可以反映补体功能、筛查补体缺陷并且评估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和旁路激活途径的活性。

  补体降低常见的风湿病主要是SLE,尤其是急性SLE、活动性狼疮性肾炎、中枢神经系统性狼疮等,以CH50以及C3水平最为敏感,病情控制后补体可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系统性血管炎(尤其是结节性多动脉炎、荨麻疹性血管炎)等亦可出现低补体血症;其他与低补体血症有关的疾病还有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以及感染性疾病,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细菌性脓毒症(肺炎球菌、革兰阴性菌)、病毒血症(尤其是乙型肝炎)、寄生虫感染等。但类风湿关节炎在急性炎症期可见C3、C4升高,C3升高更明显,病情缓解后恢复正常。

  (本文由叶志中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

深圳市福田区风湿病专科医院 版权所有 (c) 2017 网站备案序号:粤ICP备18122886号 通讯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农林路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