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患者为什么常会感到疲劳?

  疲劳是一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常见的、令人困扰的症状。有效缓解疲劳在治疗该类疾病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定义及影响

  

  疲劳是来自生物过程、心理现象及行为表现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感觉。对于一些人而言,疲劳可能是能量过度消耗,携氧能力下降(例如贫血),激素或者神经递质的耗竭,或肌细胞收缩能力下降的最终结果。对于其他人而言,疲劳可能是一种与活动兴趣(动机)减少、长期精神活动或焦虑有关的疲倦的主观感觉。疲劳也可能是进行一个活动所需能源的有效性、可利用性或恢复性失衡所导致的体力或精神活动能力下降的一种意识。不可抗拒的疲劳感是长期的、普遍的,也可能是心理问题的重要标志,如焦虑和沮丧。

  疲劳渗透在生命的全过程,它会导致功能状态慢性损害和生产能力下降。一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描述了疲劳造成的影响如下:“当我感到疲劳时,做任何事情都很费力。普通的工作也让我隐约地感到十分沉重而又难以胜任,无助和无望的感觉支配着我”。

  二.流行程度

  

  疲劳的流行程度和严重程度随风湿性疾病的病种不同而不同。虽然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没有包括疲劳,但临床缓解标准之一就是疲劳消失。临床上,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纤维肌痛综合症、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等病人有疲劳症状,其中活动期狼疮患者的疲劳度要远大于静止期狼疮患者的疲劳度。

  三.为什么会感到疲劳

  

  疲劳是一种具有多方面原因和包括生理学、心理学和环境因素的复杂现象。炎症过程的一些要素亦可引起疲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疲劳程度与疼痛、睡眠紊乱、怠惰、同病(某些伴发的疾病)状态、较差的功能状态和新近被诊断的疾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他与疲劳相关的因素有抑郁的症状、女性、自我面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态度等。疼痛时,患者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完成非常简单的工作。睡眠紊乱可导致日间疲劳。不活动可导致健康状况恶化(身体虚弱)和肌肉萎缩。

  由于不用和少用的结果,心肺系统的变化可降低机体能量产生能力和机械效能,从而会导致耐受性下降。由于代谢产物的堆积,肌细胞功能可能受到损害,进而损害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功能损害关系到骨骼肌系统的较低效率做功或欠发达的肌群活动以便使疼痛减轻到最低程度。关节炎患者的不活动常常导致疲劳、完成任务的时间延长和疼痛。

  疲劳的潜在心理因素如抑郁和焦虑症状在风湿性疾病患者中日益受到重视。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包括疲劳的表现。认知功能的损害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感觉和思考能力的下降与疲劳都具有相关性。许多风湿病患者有认知功能的改变,如思维困难和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深圳市福田区风湿病专科医院 版权所有 (c) 2017 网站备案序号:粤ICP备18122886号 通讯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农林路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