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是来自生物过程、心理现象及行为表现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感觉。对于一些人而言,疲劳可能是能量过度消耗,携氧能力下降(例如贫血),激素或者神经递质的耗竭,或肌细胞收缩能力下降的最终结果。对于其他人而言,疲劳可能是一种与活动兴趣(动机)减少、长期精神活动或焦虑有关的疲倦的主观感觉。疲劳也可能是进行一个活动所需能源的有效性、可利用性或恢复性失衡所导致的体力或精神活动能力下降的一种意识。不可抗拒的疲劳感是长期的、普遍的,也可能是心理问题的重要标志,如焦虑和沮丧。
而在临床中,狼疮病人最常见的陈述之一是他们总感疲乏。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至少50%甚至85%患者感到疲乏。引起这种感觉的原因很多。因为狼疮患者可并发贫血和活动性炎症,这二种情形都能促发疲乏。反之,对付严重疾病的压力及其相关的抑郁也同样使患者心力交瘁、形容枯槁。还有很多患者血检测显示无活动性狼疮且否认精神压抑但仍陈述疲乏。这种现象的可能是由于每个人对疲乏的感受水平不同所致。有研究表明某些细胞因子与疲乏有关,而细胞因子的功能失调是狼疮的特征之一。
那么,当狼疮患者感到疲乏时应该如何对付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确定疲乏的原因
医师首先着手评估疲乏的可逆性原因如贫血、发热、感染、甲状腺机能低下、血糖增高或狼疮活动。如果其中之一是疲乏的原因,则应给予相应的治疗。
(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需氧运动能力比正常人降低38%。患者应根据病情来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劳动节奏并保持活跃状态以防止某些细胞因子导致病人疲乏。但是终日卧床不起只能加重疲乏。严格要求自己活动1或2小时然后休息15~20分钟。每日重复数次这种活动与休息相交替的程序。大多数狼疮患者如能保证活动与休息交替则仍能从事每日8~10小时的工作劳动。但是连续性工作劳动有害,因为这样可以加速患者产生筋疲力尽的感觉,并由此而需要连续数日的恢复过程。
(3)适当用药
许多治疗狼疮的药物都能减轻疲乏,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疟药。抑郁和纤维肌痛症是狼疮患者的两个最常见疲乏原因。同时,一些中药可以滋阴养血,益气补虚,对于这种疲乏也有一定临床效果。
(4)让患者得到熟而深的夜间睡眠
许多狼疮患者都有与睡眠障碍并存的继发性纤维肌痛症。不能得到熟而深的夜间睡眠将使患者能量耗竭并促发疲乏,故患者应当保证充分睡眠以减少疲乏的感受。
(5)步行或散步
合适的有氧运动程序如步行或散步可使更多的氧进入组织,增强肌力,以及在疲乏减轻时使患者感到舒适爽快。完全卧床休息则能加重疲乏,促发骨质疏松、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和肌肉挛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