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流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

  反复流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

  32岁殷女士,结婚三年,想要个孩子,但反复自然流产,去医院检查,查出血小板低,抗磷脂抗体阳性,妇产科医生建议风湿免疫科就诊,后经朋友介绍,来我院就诊。我看了她的检查单,再结合她的症状,初步怀疑是抗磷脂综合征。

  

   

  抗磷脂综合征(APS)最初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例中发现,此后的研究和病例报道证明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疾病患者也可患此综合征,称为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APS是后天获得性血栓形成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本病患者应存在有抗磷脂抗体(aPL),但aPL的存在并不足以作出本病的诊断。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动脉和静脉内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和反复流产。如果患者不存在基础疾病,那么,这种疾病就归类为原发性 APS;另一方面,本病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特别是结缔组织疾病。

  APS主要被视为SLE合并流产的年轻妇女的疾病,现已表明,患者首次血栓形成的年龄大多在 30~45岁之间。不过,本病也可出现于儿童和老人。许多APS 患者都是由于反复流产而接受相关检测并被最后确诊的。APL与反复流产并存已为众所周知的事实。流产特别易发生在妊娠的第二个3个月(即妊娠的第4~6个月)内。如果妊娠未发生流产,那么,母体早期起病的先兆子痫、胎儿宫内发育障碍、胎盘破裂和早产的发生率很高。

   

  

  APS 流产的机制仍未明了。很可能在某些患者中,进行性胎盘微血管血栓形成可导致胎盘梗死,并进而引起胎盘功能不全、胎儿发育受限和胎儿死亡。aPL导致血栓形成的确切机制仍不明了。这种机制可分为抗体干扰抗凝物的内环境稳定反应和抗体影响细胞介导的反应两大类,后者涉及内皮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抗体的多样性和机制的多重性可用来解释临床表现的差异性,尤其可用来解释为何有些患者会发生流产,而另一些患者则会发生静脉或动脉血栓形成。

  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是本综合征最主要临床表现。任何无法解释的血栓形成都应想到 aPL 的可能性,特别是年轻病人,筛检 aPL 的指征是:1、45岁之前静脉/动脉血栓形成;2、微小刺激就可引起血栓形成;3、动脉血栓形成与静脉血栓形成并存;4、血栓形成与流产并存;5、反复发病;6、家族史;7、不常见的部位血栓形成:视网膜静脉、门静脉、脑静脉、肾静脉和腋静脉;8、香豆素导致的皮肤坏死;9、系统性红斑狼疮;10、复发性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11、反复流产;12、死胎;13、严重的早期发生的子痫前期。

  APS的临床表现还有皮肤损害(最典型的皮损损害是网状青斑:后者是紫蓝色,斑状皮肤变色,伴有特征性网状形态)、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肺栓塞和血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血小板减少、肌肉骨骼的损害、垂体前叶功能衰竭、肾脏损伤等。由于APS患者的血栓形成危险性增加,并且这种病人也可能伴发有粥样硬化,因此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以降低危险因素的危害性,减少高脂饮食的摄入、戒烟、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均很重要。女性病人应避免服用口服避孕药。

   

  

  以往由于对免疫因素引起的习惯性流产的病因不清,但随着生殖免疫学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妊娠免疫,免疫性习惯性流产的许多疑难问题都有了新的认知,经过治疗后,成功受孕。因此,如果有备孕需求但查体没有异常,可以到风湿免疫专科医院查一查免疫指标,或许能找到原因。

事业单位
深圳市福田区风湿病专科医院 版权所有 (c) 2017 网站备案序号:粤ICP备18122886号 通讯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农林路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