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患者运动注意事项


  关节炎患者运动注意事项

  关节炎患者要不要运动,答案是要。

  关节炎患者能不能运动,答案是能。

  为啥?

  

  1.目的

  关节运动的目的是改善关节功能,增强肌肉力量,以保持关节稳定性,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和耐力,并改善心血管功能、骨密度及精神状态等。

  2.方式

  关节运动分主动运动(自己可以运动,不需要别人帮忙)和被动运动(自己不能运动,需要别人帮忙)。需要他人帮助的被动运动主要适于急性关节炎和关节手术后有明显疼痛及体弱的患者,随疼痛和病情的逐步好转,可逐步过渡到自主运动。

  

  3.原则

  运动应以循序渐进和不过度疲劳为原则。

  运动强度应适度,急性关节炎患者以运动后刚出现关节痛为宜,而慢性关节炎患者则以运动后疼痛持续时间小于2小时为宜。应避免剧烈的过量运动,如长时间跑、跳、蹲、跪和踢等,否则可能加重关节症状,甚至诱发某些关节炎发作。每次关节运动的范围力求达到最大,牵拉关节时应缓慢轻柔,防止关节周围软组织断裂。

  4.方法

  1)急性期:多关节炎的肿痛急性发作期以全身休息为主,持续时间依病情而定,但全身休息并非绝对卧床休息,卧床时可经常变换体位,同时进行关节的被动或主动运动,避免长时间不活动而导致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尽可能避免关节制动,如实施制动,保持关节功能位(膝屈曲10°,肘屈曲90°,腕背屈30°等),制动时间不要过长,每隔数小时取下制动器,以便关节运动和肌力训练。

  

  2)亚急性期:关节肿痛好转,但未完全缓解,这时要鼓励适量运动。

  ①关节活动度运动:受累关节应行生理范围的运动,每日至少2~3次,逐渐递增运动量。

  ②肌力和耐力增强运动:受累关节进行等长收缩(肌肉起止点间距离不变及不产生关节运动的状况下,肌肉进行强力收缩和放松运动)、等张运动(肌肉收缩时肌张力保持不变,但肌肉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运动)或抗阻力运动(主动运动的肢体上增加一定阻力,以迫使肢体需加大力量才能运动),其中等长收缩尤适于关节疼痛而活动受限的患者。

  ③协调和灵巧度运动:进行编织或镶嵌类活动,以充分改善关节的协调能力和灵巧度。

  ④日常活动运动:自理能力较差者练习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如自行进食、取物、倒水、饮水、梳洗、拧毛巾、解扣、开关抽屉、开关水龙头、坐、站、移动、下蹬、上下楼梯和出入浴池等。

  3)慢性期:关节肿痛基本控制,病情相对平稳,可选择主动运动和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指在有氧代谢状态下做长时间(大于15分钟)的耐力运动。运动项目包括步行、原地蹬自行车、有氧健身操及游泳等。步行简便易行,患者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状态调整行走距离和速度。  

  总之,关节炎患者鼓励根据自己能力尽快进行运动,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避免突然剧烈的运动,避免关节损伤。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深圳市福田区风湿病专科医院 版权所有 (c) 2017 网站备案序号:粤ICP备18122886号 通讯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农林路22号